佛跳墙的来历(佛跳墙的由来)

关注:80 发布时间:2022-05-02 12:49:01

1.佛跳墙是著名的福建菜,据说起源于清朝,已有200多年的历史。这道菜由18种主料和12种辅料组成。原料有:鸡肉、鸭肉、鲍鱼、鸭爪、鱼翅、海参、扇贝、鱼肚、水鱼、虾、枸杞、桂圆、香菇、笋尖、竹鲤鱼等。调料有:蚝油、盐、冰塘、米酒、姜、葱、酱油、油、汤等。将30多种原料分别加工调制,然后分层包装成绍兴酒。绍兴名酒是在坛内勾兑配料,先用荷叶密封,再加盖。用纯无烟炭火(大火)煮开,煨五六个小时。

2.据说这道菜原来是当时福州官钱局一个官员的老婆做的。这位官员为政治特使周濂安排了一次家庭聚餐。菜端上来后,很香。品尝后,周濂赞不绝口,并命令厨师郑春发临摹。郑春发十几岁开始学美术。他曾在北京、杭州、江苏、广东等地的厨房学习,技艺极高。在咨询了官员的亲戚后,他回家修改了这道菜。原料多海鲜少肉,被命名为“烧檀八宝”。

佛跳墙的由来

3.后来郑春发开了三友斋酒家,后来改名聚春园。聚春园主要承办公务宴请。根据一些美食家的建议,郑春发不断改进这道菜的食材,正式命名为“福寿泉”,是聚春园的第一道菜。很多美食家文人都是远道而来。尝过这道菜后,他们大吃一惊。席间有秀才用诗帮他们:“坛始肉香,佛闻弃禅跳墙”。这道菜以“佛跳墙”的名义流传至今。

最新加入知识

猜你喜欢

微商行业知识频道

微商货源频道入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