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:44 发布时间:2022-04-29 20:30:01
1.学会停顿
一个排名靠后的演讲者,往往不敢停顿,总想快点把内容讲完。其实这就是缺乏自信。
他们觉得暂停很尴尬。其实适度的停顿是你演讲的一部分,甚至会把你的演讲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。
训练的时候刚开始,观众里总会有些躁动。这时候我会拿着话筒,一言不发的看着观众。
很快,台下的同学就会觉得不对劲,于是静下心来盯着我。那我就继续教。
这种停顿有一种威慑作用,是对演讲者的一种赋权。在说话的过程中,要想表达清楚一个观点,就必须在此之前停顿一下。
就像我们在文章里做的那样,我们会把一些观点或金句加粗,只是为了让它们显眼,便于大家接收。
2.由浅入深
一个好的演讲者不会一上来就告诉你很多伟大的真理,而是从我们身边的一件小事开始。
这些小事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,不仅不会抽象空洞,反而更容易吸引大家的注意力。
你可以看看奥巴马的演讲,从他的女儿或者其他小事开始,比较后上升到国家层面。
无论是讲课还是演讲,都会从食物、孩子、夫妻关系等角度入手。首先会引起人们的共鸣,然后一步一步的输出想法和想法。
这比一开始就讲大原则大概念强100倍。

3.节奏控制
你能相信吗?同样的稿子,不同的人,演讲的效果完全不同。有什么区别?就是节奏的不同。
很多人演讲的时候,节奏语调总是一样的。这使得演讲失去了灵性。
其实一个好的演讲,就像唱歌一样,有时候要打高音,有时候要低声唱。
演讲比较简单的四个节奏要素是:快、慢、轻、重。只有把这四个节奏调整好,演讲才能充满张力。
4.一次一点
把演讲搞砸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几个想法混合在一起。
说话者和听者比较大的区别在于他们对信息的理解不同。你是一个表达者,你想表达的想法一定要自己理解,这样你觉得观众也应该理解。
其实并不是这样。观众往往对一个新的想法有一个的过程。你需要把每个观点表达成一个“有机单元”。
所谓“有机单位”,一定是有结构的,而不只是一个字。比较简单的结构是:观点和论据。
当你提出一个想法时,你必须有论据来支持它。论证可以是一个故事,也可以是一些数据,甚至是一些研究成果。
这样既能强化思路的正确性,又能为听者预留时间。
5.霸道
熟悉梁叔叔的朋友会说我平时显得很友好,很谦虚。但是一上台就很霸气。
这其实是由演讲的性质决定的。演讲不是谈判、交流、辩论、采访,而是你表演的舞台。
就像演员演英雄一样,ta必须表现得像个英雄。演讲者的任务是让听众无条件接受你的观点,至少在这个场合是这样。
所以,你需要一个无懈可击的态度。你可以想到政治家和商界的演讲,这是谦虚的表达。
通过他们坚定的语气和深邃的眼神,似乎都在讲述着一个真实的故事,让大众不由自主的跟着他的思路走。
即使按照稿子读,也不会放弃这一点。比如罗斯福和丘吉尔,就不会把重点放在演讲上,一句一句地读。
但是看两句话,再看观众,有力地表达出来。
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,说话与其说是技术问题,不如说是神韵问题。
44位用户关注
51位用户关注
66位用户关注
86位用户关注
19位用户关注
69位用户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