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:13 发布时间:2022-01-27 13:01:02
在我国历史上,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文学形式。比如汉代文人喜欢喝酒唱歌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到了唐代以后,人们大多写诗证明自己的才华,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聊天。
但值得一提的是,在比较开始的时候,诗歌和歌曲其实是算在一起的,也就是说,诗歌在创作的时候其实是用来唱歌的。直到元朝,屈这种形式才被分离出来。清朝时,有一位天生的诗赋大家,比较好的证明就是他留下了一首送别诗——送别.
主人的名字叫李叔同。懂点诗词的人都知道,这个名字是清末有名的。不过他在其他领域的成就,暂且不提。我想说的是他的送别。
如果读者对这首诗的全文感兴趣,可以去寻找。在这里,作者将用比较著名的前一句话来分析它,即: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。晚风拂柳笛声残,夕阳山外山.
值得一提的是,在很多有见识的人眼里,这句歌词和传统诗词有着天壤之别。因为古诗词讲究层次和韵脚,但是这首歌不是很有层次,所以在一些人眼里,这不是一首正常的诗。
不过这首诗的名气很大,在很多现代文章和电视剧里都很常见。原因是这首诗虽然没有真正的古诗词精致,但文化的核心是同一个株。从这首诗的用词来看,几个简单的词指出了当时的告别环境,同时,许多告别意象被用来深刻地表达告别的含义。
要知道在古代,道路崎岖不方便,交通工具也很少,所以大多数人只能靠自己走路。再加上路上情况复杂,有可能这种差别再也见不到了。所以在古代,人们非常重视告别,认为告别仅次于生、死、病。
这在讲究善良的古代诗人写的诗中尤为常见。比如唐朝时期,杜甫因为生活困难,政治上的失败,经常被异地他乡。当时有很多人很尊重杜甫的文采,经常在他有困难的时候照顾他。其中一个叫严武的人,很照顾杜甫,经常去杜甫家里喝酒聊天。但他被调回北京后,杜甫感到心酸,甚至把它从成都送到了几十公里外的绵州,又不能错过,然后送到了三十里外的路亭。比较后他写了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送给了自己比较好的朋友。
而在这首诗中,古诗词比较著名的意象,就是说到了亭子。看过送别诗的人都会知道,亭台楼阁往往是送别诗中比较常见的风景。其实这和我国的古建筑文化有很大的关系。无论是在花园里还是在街上,亭子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。
所以很多时候,往往是写在文人的诗词里。比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随着时代的变迁,词馆逐渐成为人们告别的主要场所。贵族和乡下人都可以在亭子里休息和道别。
这一切都源于秦汉制度。在山路上,每十里设一长亭,然后为路人提供休息和住宿服务。所以在秦汉时期,十里亭就成了人们告别的地方。从此,它逐渐成为诗歌中常见的意象。这主要来自官场的习俗。毕竟古代官员离任,前来送行的人自然很多。而且这么多人在小亭子里都撑不住,所以有必要在长亭区开个欢送会。
其次,离别的时候,人不知道下一次还能不能再见面,自然需要讲更多的友情。走的时候会走几十里,直到双方意识到要分开。
在李叔同的诗里,虽然没有那么多细节。而在文化的核心,告别的意象融入其中,表达了一种告别的感觉。所以这首诗在现代很有代表性和影响力。所以在很多电视剧或者小说中,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会有与这首诗对应的场景。有时候,我甚至会直接以音乐的形式请人唱这首诗来表达我的告别。
参考资料: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、送别。
28位用户关注
98位用户关注
142位用户关注
21位用户关注
96位用户关注
37位用户关注